利记中医药市场分析
信息来源:网络    时间:2023-11-05 13:47

  利记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药底蕰深厚,历史悠久。从先秦开始流传的《黄帝内经》,提出“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理论,经过各代医家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基理论得到完善,流传出各家代表著作与方剂。中医药有着其独特优势,在国内新冠疫情初起之时,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中医药全面参与轻型到危重新冠肺炎治疗,使得中国疫情局势逆转。在过去、现在或是未来,中医药均是中国医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根据终端市场中的产品类型,可分为中药材与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中药大健康产品,其中中药材与饮片归属为上游,中游生产制造分为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中药大健康产品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药工业整体规模高达6919亿元,分为中药饮片(含配方颗粒)与中成药制造。其中中药饮片规模达2057亿元,但饮片业务收入CR10仅为4%。

  中成药制造规模达4862亿元,中药上市公司CR10中成药工业收入亦仅为16%,行业格局分散。

  由于诊疗需求中病种多而复杂,对症药品众多,中药行业表现出“大市场、集中度低”特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21年中药工业营收CAGR为1.1%,2016年起中药行业受医药改革、医保控费、限制中药注射剂使用等影响,中药板块业绩大幅度下滑,并进入较长发展瓶颈期。

  在未来几年内,中医药基层覆盖率提高、中成药集采以价换量、配方颗粒持续发展与古代经典名方新药获批后,行业有望焕发新活力。根据《“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中,对医药工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假设中药工业2022-2030年保持8.4%的复合增长,中性假设下,到2030年我国中药工业市场规模有望提升至14336亿元,较2021年有1.1倍的增长空间。

  传统中药生产过程通常工艺复杂,有些制备工艺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情况。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很多制药工艺在企业大生产中难以重复,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通过上市品种二次开发,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中药材的利用率,改变转移率低的局面,实现中药的“保性增效”。同时减少生产过程的药材浪费、能耗消耗及环境污染。如传统的中药浸膏干燥工艺多采用常压干燥或真空箱式干燥,这种干燥工艺耗时长、能耗高,且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操作。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微波干燥、真空带式干燥等新型干燥工艺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又能保证药品质量稳定。再如中药提取工艺,传统的提取大多是采用常压回流提取,提取时间长、能耗高、成分转移率低。通过改进提取工艺,如减压提取、超声提取等新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同时也可以节能减排。虽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对工艺的变更要求很严格,但是,根据具体的品种,如果研究规范、原理阐明清楚和保证提质增效,工艺和装备的改进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实现药品的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先进的制药设备是关键。制药企业应从工艺设备选择、配套、改造和使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企业节能降耗的目的。目前国内制药设备的研发非常薄弱如丸剂干燥设备大多还是采用真空箱式干燥;中药灭菌设备还是采用高压灭菌柜;中药提取液浓缩设备多还采用单效、双效浓缩设备;浸膏干燥依然还是干燥箱或喷雾干燥罐。采用节能设备,不断通过研发新设备或改造老设备,最终实现制药过程的节能降耗,是实现绿色制造的关键一环。

  目前,制药企业中药材的利用率普遍较低。大生产过程中,中药有效成分的转移率大多在70%以下,还有很多品种在50%以下,有些是因为提取过程成分破坏,有些则是因为有效成分没有被提取出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将药渣二次利用,能最大程度减少中药材资源的浪费。构建从中药材种植到饮片加工使用、药材提取、药渣二次利用的循环产业链,对中药材资源节约有着重要意义。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的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制造过程包括分析、推断、构思和决策过程等。智能制造技术是指在制造工业的各个环节,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高度集成的方式,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活动。将制造技术与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集成应用于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实现药品生产过程自动化与智能化。一般来说,中药的智能制造可分为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制造服务四个环节。

  中药制造过程大多比较粗放。智能制造将进一步改善中药制造的柔性化和自动化水准,生产过程通过智能化的系统来判断识别生产过程药品的质量变化,并反馈给相应的工艺或设备控制点,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全程可控,并将显著减少药品制造过程的人力、物力和能源消耗,提高制药行业的整体水平。

  随着对药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特别是新版GMP要求实施后,对制药过程人为的差错、交叉污染等要求更高。制药装备的选择与药品的质量息息相关,通过对制药装备和制药工艺的有效融合,集成一条智能化的制药生产线,集信息采集、在线检测、数据反馈为一体,实现制药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中药注射剂是创新中药和中药现代化的一个示范品种,康缘药业的热毒宁注射剂中药数字化智能化提取精制生产线就是一个示范。康缘药业通过与浙江大学进行全方位合作,采用了先进的现代质量控制技术来强化注射液的质量管理,并对注射液进行生产的全程控制。搭建了与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管理系统互通集成的实时通信与数据平台,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的高度融合,为中药注射剂的“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示范、树立了标杆。

  高度智能化的生产车间会逐步使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作业,促进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机械化。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耗、优化资源配置。如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药保健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全自动化、智能化机器人应用的智能制造联体制剂车间。生产车间全智能化、现代化、无人化的生产和操作,工厂里只有机器手和无人驾驶小车在里面运作。随着中国制造低成本优势不再,提高制药过程生产自动化水平成了企业发展的关键,实现从江中制造向“江中智造”转变。

  未来的中药制造过程将实现智慧生产模式,集成信息化与智能化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结合先进的制造模式、制造系统和组织管理方式,促进未来制药过程的网络化、智能化、精密化、快速化和柔性化。

  智能信息收集与反馈将彻底改变制药企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设计方式。如天士力制药集团针对中药产业在生产工艺、制造装备、在线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创新整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系统科学与工程、过程分析技术(PAT)等先进制造技术,成功建设了符合FDA和新版GMP要求的、以“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式”为特征的中药智能制造车间及技术体系。该车间于2014年获得欧盟GMP证书,车间内制造装备-传感及检测部件-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互联互通,构建了全生产流程数据信息统一平台以及工艺控制模型库,实现了生产制造和管理数字化、可视化,生产执行层/过程控制层/企业管理层一体化、信息化。

  智能制造需要优质的传感器来反馈药品生产过程的各种数据变化,而这些数据变化和分析离不开实时在线检测与分析技术的应用。如康美药业“中药饮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项目,通过在100种常用中药饮片的炮制过程中融入近红外在线检测系统、ERP,建立了中药饮片炮制质量溯源体系,基本实现生产过程中质量的监管和在线检测以及全过程质量溯源,打造了新一代的中药饮片领域智能生产线,达到生产规模化、工艺规范化、质量标准化、检测手段现代化的效果。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病的载体。饮片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中医看病的疗效,也影响到中成药的最终质量。在饮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该示范为我国中医药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提供了“两化”融合的范本,带动了中药产业的发展,加快了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

| 首页 | 利记sbobet | 新闻中心 | 产品展示 | 健康养生 | 招商加盟 | 技术优势 | 利记sbobet |

ICP备案:京ICP备2021015852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利记·(sbobet)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