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记sbobet探访姚家胡同——揭秘姚家膏药四百年传奇历程
信息来源:网络    时间:2023-12-28 20:02

  利记sbobet三百多年前,姚家胡同仅是一条很窄的小夹道,仅容一架轿子可以通过。夹道的路北是姚家老槐树大院。当时因为居住在这里的明清两朝名医姚本仁用自制的阿魏麝香狗皮膏神速医好了巡游至此的康熙皇帝的腹泻,康熙帝龙颜大悦,挥毫题匾“太医正传”四字,以赐表彰,并赏银二百两,将姚家大院门前夹道修整拓宽,改名为姚家胡同。

  民国时期,当时安阳老城内私人翻修房屋、商户侵占街道的现象很突出,导致街道日益狭窄,车马行人通过时拥挤不堪。时至民国二十二年,方策出任河南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安阳县县长,上任伊始,将城内的几条主要街道展宽为九米。姚家胡同也一并拓宽了,至今两辆小汽车仍可对行通过。

  时光荏苒,2014年2月下旬的一个午后,春寒料峭,安阳古城内,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在他的助理尹笑丹和当地向导王森林先生等的陪同下,风尘仆仆地来到鼓楼北面的姚家胡同,专门寻找和拜访祖居这里的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

  来访者是著名中医药文献专家、河南中医学院许敬生教授,访问的对象就是宗黄堂古良医祖传姚家膏药的第13代传人姚铁保老人。许敬生教授亲自研究主持的河南省“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与文物整理研究” 的课题组,为了加大中医药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打造博大厚重的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品牌,从2011年4月开始,深入到全省的角角落落,实地考察与中医药文化遗址、遗迹及中医药老字号有关的方方面面。许敬生教授在网络上搜索到一篇于2013年9月9日的发表在《安阳晚报》上《安阳的中医药文化》的文章,从中对安阳的中医药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以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和他一样的年过花甲的老先生,于是通过他先前认识的安阳市脉管炎医院院长、安阳中医药博物馆馆长马同长先生 ,马同长先生又联系安阳日社原总编室主任冯湘平先生和安阳市卫生局中医科干部戴东华先生,几经辗转联系到《安阳的中医药文化》一文的作者王森林先生 ,大家在一起共同研讨安阳中医药文化,在一起共同为传承发扬中原地区的中医药文化而共同努力!

  这次与姚家膏药传人的见面是特意仰慕而来,许敬生先生和姚老先生在一起亲切交谈,交流与姚家膏药有关的话题。姚铁保老人今年已是85岁,属马,但两眼仍然炯炯有神,身体硬朗,当时正坐在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间内的土坑上配制膏药,身后的坑上还放有一件上个世纪的枣木杆称,是用来称量配制的中草药份量的。

  房间内的姚家膏药的第14代传人姚爱军先生为姚铁保独子,今年已逾知天命之年,身材魁梧,面色红润,声音洪亮。姚爱军介绍,他们现在制作的姚家膏药谨遵祖传医方,未有一丝一毫的更改,原料均采用上等道地的药材,包括狗皮也选料精良以确保姚家膏药的医用功效。现在的姚家膏药分大、小号共两种,大号的展开后的圆面有成人的手掌大小,黑亮亮的膏药摊于白色狗皮中间,大小似鸡蛋;小号的膏药直径缩减了约一指宽,药量亦稍减至半。谈起安阳老城南大街旧城改造,姚铁保老人唏嘘不已,说自己在的姚家大院也在拆迁范围,不日将面临择地搬迁的命运,姚家胡同消失后,姚家膏药今后的传承何去何从也将是一个变数。

  抚今思古,岁月悠悠,让我们再次掀起那四百年前的姚家胡同的往昔岁月。据史料记载,姚家狗皮膏药始祖姚本仁,字恒中,姚家膏药创始人姚本仁,原籍江西南城,“建昌帮”药业传人,“盱江医学”重要代表人物。为明末清初名医,姚家膏药的创始人。原籍江西建昌府南城县四十五里姚家楼

  人(今南城县政府西北四十五里有姚家排村,概始祖故乡也),后定居彰德府。自幼读书,喜医术,早年于原籍行医,开药铺,后医术精,善治岐黄,游京师。因常受当地官府欺凌,逼离家乡,远医。有一次他行至彰德府时,将一位正在入棺送殡的救活,被老百姓称为“姚神仙”。后来姚本仁辞离赵府,在少林寺与晓山禅师共同研制成主治跌打损伤的膏药,在黄河以南广为布施,一用辄验,颇有盛誉。明崇祯七年(1634年),赵恪王朱常㳛视其医术精良,授他为彰德赵王府良医所医正。清顺治三年(1646年)赐官太医院御前大夫。顺治五年请辞归老于邺,居住在鼓楼后街东头姚家大院内,开设姚家膏药铺,取名宗黄堂。由于曾为太医,加上他医术精湛,自创姚家狗皮膏药配方精良、质地细腻、色泽黑亮、软硬适度,疗效显著,每天来找姚本仁看病和购买膏药的人络绎不绝。清代嘉庆年间《安阳县志》第二十四本卷二十八,识余第三页就有记载姚家膏药“四方行旅过邺下,无远近争市之”,高度赞赏了姚家膏药的品质和地位。

  今安阳老城内姚家胡同附近的姚家大院即姚本仁及其后裔所居处。姚家祖传膏药已有近400年的历史,驰名遐迩,畅销海外。为使子孙后代能够立足彰德,家丁兴旺,同时将自己的这份基业传承下去,姚本仁立下家规:姚家膏药秘方传子不传女,处方配料及其制作工艺严格保密。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资扶持姚氏宗黄堂,1953年5月,姚家献出秘方,向人民政府公开了姚家膏药的所有产品的配方及生产工艺的秘密。1956年成立公私合营安阳膏药厂,姚家狗皮膏药遂更名为“安阳膏药”,1967年转为地方国营安阳市膏药厂。1978年以来,安阳市膏药厂经过对姚家膏药配方科学分析,对药物进行精炼提纯,采用新工艺、新方法制成精制膏药,疗效与原狗皮膏药相同,颇受广大患者欢迎。远销东南亚、欧洲等13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更名为河南省安阳商都制药厂,1996年被国家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河南商水县杨如领先生珍藏有一块清代姚家膏药的药标木质刻版。据收杨先生介绍说这块雕块是姚家膏药传人早年在黄河以南行医时留下来的,同时还留存有不少古医书等文字资料,一直在他家保存,十多前年方从旧物堆里翻刨出来这块刻版,只是那些保贵的古医书在文革时期弄丢了。当时木牌上的字体已被油墨沾染的模糊不清,杨先生小心地用清水冲洗过才辨认出上面的字体。洗刷这块刻版时木版上还散发出一股古朴的墨香经久不散。这种刻版是用来印制膏药广告及外包装的,可以想象的出这块刻版印出的药标通过当时老城安阳那狭长的姚家胡同传递到千家万户,曾解除过无以计数人的病疼。杨先生还透露,曾有一家安阳的中药制剂厂家找到他想出资二千元购买这块刻版,被他婉言拒绝了。还有一位已于2009年退休,曾在河南郑州讲授物理学的姚志亭教授自称是姚本仁的后代,从相关媒体上看到这块刻版后曾致电杨先生,咨询这块姚家祖上留传下来的刻板的来历。

  这块刻板上刻有“鸡鸣井水、透骨石淬炼成阿魏膏,其效如神,无不应验”等字样。说明当时姚家膏药采用凌晨一二点钟第一遍鸡鸣时的冰凉井水,与以火炼成的黄丹交融淬炼而成,经过水与火的洗礼之后,仿佛凤凰涅槃一样,成就了闻名海内外的姚家祖传狗皮膏药的四百年经久不息的传奇。

  现今文物市场上还出现有姚家长门金牛为记的清代另一版本的印刷药标,还有姚家二门金狮为记的清代整版印刷药标,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前的姚家暖脐膏的整版印刷药标。这些药标印刷品的文物有很好的收藏价值,而且对研究姚家狗皮膏药的传承及发展脉络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姚本仁有四个孩子,长子舜夔、次子舜臣、三子舜朝、四子舜庭。老二在姚家胡同路北开膏药铺字号为老门金牛为记,老四舜庭在鼓楼后街四号开膏药铺,字号为长门宗黄堂大槐树为记。老四开始膏药不卖全部施舍,因而广得民心,又当时鼓楼是老城的一个地标,处于闹市中心,所以生意越来越兴隆。

  老四舜庭有三个孩子,长子大谋、次子大士、三子大千,兄弟三人分设长门、二门、三门三家膏药铺。长门仍在原址字号不变,二门在鼓楼后l4号金狮为记、三门设在姚家胡同路南金鹿为记,从此安阳姚家狗皮膏药有老门金牛、长门大槐树、二门金狮、三门金鹿为记四家,其中长门大槐树为记声誉最高。

  据姚家膏药第14代传人姚爱军先生介绍说,听他的长辈口口相传说他们这一支是姚本仁次子长门姚舜庭的后代,他的父亲姚铁保和他的叔叔均是原安阳市膏药厂的退休工人。其余各宗均另谋他业,更有的远居异乡,分散到全国各地,近些年来有不少山西等地的姚家后裔前来寻根问祖。

  据学者考证,姚本仁祖籍江西,因故土遥远,虽已在彰德府成家立业,但越来越想念自己的家乡,时刻难忘先祖的恩德。姚姓是华夏八大古姓之一,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是有虞氏部落首领。舜又称舜帝、帝舜,名重华,是上古五帝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舜生于姚墟,他的后裔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姚本仁的四个儿子名字里都带有一个“舜”字,以示对姚氏祖先舜帝的纪念。

  可是这依然不能丝毫减消姚本仁对先祖的怀念敬仰之情,于是他继续苦苦追根溯源。姚本仁一生置身于杏林,救死扶伤不计其数,对祖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耳熟能详,倒背如流。《黄帝内经》起源于轩辕黄帝。姚本仁又依据正史《史记·三代世表第一》中载,舜是黄帝轩辕氏的裔孙,其世系依次为: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乔牛——瞽叟——重华(即舜)。如此算来,舜帝是黄帝的第九代孙。于是姚本仁认定黄帝是自己的始祖。他创立的姚氏宗黄堂也带有认祖归宗轩辕黄帝的深意。

  据新中国《安阳县志》记载,姚本仁其生卒年不详,只知享年88岁,死后葬姬家屯。姚本仁为何要将自己葬于姬家屯?姚家膏药的现今传人也不明白,也不是十分清楚祖先的先茔到底在哪里。有学者认为这也和他晚年的叶落归根,认祖归宗的愿望有莫大的关联。笔者曾问过姚爱军先生,他给笔者说记忆中他们逝去的长辈都葬在宗村一带安阳火葬场一带的乱坟岗上。另在安阳老城西部过了铁路西侧现今豫北大厦一带,在民国时期也有个村落叫做姬家屯,但根据当时姚本仁的威望和在老百姓的口碑来判断,这里应该不是姚本仁所葬之地。

  在安阳县水冶镇东北约十里有一座已有5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姬家屯,西距安阳老城三十五里,应该就是姚本仁所葬之地。河南安阳县《姬家屯志》记载:村南有姬家老茔,姬家屯始祖姬增为黄帝八十七世孙、周文王姬昌之子周公姬旦的六十八世孙。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姚本仁创立的姚氏宗黄堂确有认祖归宗轩辕黄帝的原意。可以遥想当年,姚本仁孑身一人来到彰府立业行医,百年之后不愿作孤魂野鬼葬于异乡,许是对姬家屯的先祖医病有恩,于是攀亲结义,死后得以归葬姬家屯,了却了平生一桩夙愿。

  关于狗皮膏药,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中国神话人物八仙之一铁拐李曾化身乞丐,身背装有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的大葫芦,到人间传授药方,随手将一块狗皮捂在膏药上治好患者脓疮,狗皮膏药由此得名,此后便家喻户晓,古代民间特别是医药行业把他作为狗皮膏药的发明者和祖师爷。卖狗皮膏药这一行业敬的药仙就是铁拐李。早在我国最古老的医学方书《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公元前206年的西汉时期)里就有记载,包括吴师机在内的历代名医都对“狗皮膏药”有很高的评价。而作为膏药组成成分之一的狗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狗皮在明代李时珍撰《本草纲目》里记载可治腰痛,另外狗的全身皮肤上没有汗腺,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暖作用,而且狗皮的皮板比羊皮、猪皮等都要硬,不单在怯风散寒止痛方面有良效,而且对于跌打损伤患者还有类似小夹板起到固定的作用。当年安阳专营姚氏狗皮膏宗黄堂开设前后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淮安狗皮膏于1628年被医家陈文治收载《疡科选粹》一书,此后国内相续出现了镇江唐老一正斋狗皮膏(1662年),北京同仁堂狗皮膏(1669年)等。

  医学研究在新世纪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狗皮膏药蕴藏的“潜能”越来越引人瞩目。狗皮膏药这种独特的内病外治、贴敷疗法的给药方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越来越成为主流的治病给药方式。

  2008年,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大地》杂志曾对安阳狗皮膏药作了专题报道。文中还披露,1997年,著名导演刘小宁将安阳狗皮膏药的故事经过演绎拍成电影《狗皮膏药》,故事中讲述了姚姓中医世家姚长仁兄弟俩因狗皮膏药秘方反目成仇,后来弟弟的鲜血唤醒了长仁,他开始用狗皮膏药为百姓治病,从此狗皮膏药便在民间流传开来的故事。

  在狭小的姚铁保的房屋里,两位老人促膝畅谈,希望能够挖掘到姚家传人的一些原汁原味的东西作为文化遗产留传后世。许敬生教授多年来为中华中医药事业劳苦奔波,或翻山跃岭,或伏岸笔耕,治学严谨,精工细作,鸡鸣灯影,星霜几换,古人十年磨一剑,三十年恒心著医书,犯下了腰背疼痛的病根。许老向姚家传人购买了几贴膏药准备回家试用。随行的人们也纷纷解囊购买,姚爱军先生知晓许老来访,最后商议给大家以优惠价售卖。当许老一行人辞别姚老行至姚家胡同西十字路口时,被姚爱军先生赶上拦住,说是算错账了,大家以为是少付了膏药钱,准备再付钱时,姚铁保也随后赶来,气喘嘘嘘地说,不是少给钱了,是我刚才糊涂按正常价格给你们的膏药,还要补给你们几张膏药才好。大家听了皆大欢喜,随后取了膏药与姚家传人合影留念后握手道别。

  这天下午的姚家胡同如同往日一样静静地贮立于老城中心,不时有行人经过,街巷两旁还有不少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下午的斜阳沐浴下显得更为古朴苍桑。

  刘文生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一晃又六年时间转瞬即逝。现如今,安阳老城南城保护复兴工程方兴未艾,姚家胡同历史文化街区也在复兴重修。安阳非遗,老字号,传统风味小吃,特色文化产品云集荟萃,重现文商兴旺的安阳老城南部古韵,从中寻觅安阳老城文化的根脉和乡愁记忆。

| 首页 | 利记sbobet | 新闻中心 | 产品展示 | 健康养生 | 招商加盟 | 技术优势 | 利记sbobet |

ICP备案:京ICP备2021015852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利记·(sbobet)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